站在中国发展的全局规划上海发展,瞄准世界发展的前沿落实各项目

2007-06-08 00:00   来源:上海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  分享到:

    站在中国发展的全局规划上海发展
瞄准世界发展的前沿落实各项目标
 
——学习习近平同志在市第九次党代会上的讲话的体会
 
崔国盛
 
    习近平同志的讲话通篇贯穿了实事求是的精神,无论总结过去的成绩,还是分析存在困难和问题;无论规划上海发展的未来,还是关注民生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使人感到实在,可信。更重要的是通篇报告高屋建瓴、高瞻远瞩,从上海的市情,上海的实际出发,既认真落实中央对上海的要求,又继往开来动员全市党员、全市人民倾心打造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。
 
    一、充分肯定了过去5年取得的成绩,鼓舞士气。
 
   总结过去的成绩用了四个显著:过去的五年是我们在探索科学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的五年,是上海“四个中心”(国际经济、金融、贸易、航运中心)建设取得显著进展、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、人民生活显著改善、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的五年。例:2006年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01年的1.6倍和1.57倍,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从2001年的17.3平方米提高到2006年的22平方米,市民居住条件有了进一步改善。
 
    这五年也是上海住房公积金克服各种困难不断探索前进的五年,是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15年来发展最好最快的五年。这五年里住房公积金累计归集810亿元,是过去十年的1.7倍,是全国第一个累计归集超1000亿元的城市;累计发放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614亿元,有52 万户家庭通过公积金贷款改善和提高居住房条件,累计面积达4842 万平方米,是全国第一个公积金个人购房贷款超过1000亿元的城市;住房公积金已成为上海市民解决住房问题首选的金融品种,成为市民归还购房贷款重要的资金来源;在这五年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累计49亿元,是过去10年的1.45倍;这五年里我们还从公积金增值收益中提出5692万元用于廉租房货币补贴,成为上海解决特困居民住房的重要资金来源;上海住房公积金事业的发展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上海的辉煌.
 
    二、对存在困难和问题实事求是不回避、不遮盖,对症下药,轻装上阵。
 
   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瓶颈和难题,工作中还有一些不足:(1)现代服务业短腿问题比较突出(这一点是胡锦涛同志到上海考察时指出的);(2)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不够强;(3)能源、土地资源和环境容量等瓶颈日益凸显;(4)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不够充分(比浙江省相差甚远),一些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还未突破;(5)就业、人口管理和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仍然较大;(6)困难群众生活保障、收入分配、征地拆迁、规范执法行为、城市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。
 
    事实上,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同样也存在制度执行上的问题和功能不全、执法力不从心的问题。例如公积金的覆盖面不足、个贷的额度与房价之间缺口过大、市区管理体制没有理顺,执法力量严重不足、切实维护全市职工住房公积金合法权益的任务还很艰巨。
 
    对社保资金案和陈良宇同志严重违纪问题,习近平同志深刻地指出,这起案件危害巨大,教训深刻,对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损害,对市委的威信和形象造成了伤害,对上海的改革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,对上海干部队伍的思想造成了严重的冲击,对此我们都深有感触。去年社保案一出, 一些媒体、报纸就以讹传讹,似乎上海公积金将是第二个社保大案,市里的领导担心不说,专项审计也是“二进二出“,时间长达十个多月,审计人员担心“审计风险”,矫枉过正,对我们带来很大的压力。审计后的事实证明,我们这几年精心打造的“个贷规范”、“归集提取规范”、“财务管理规范”、“行政管理规范”等规范体系和内控制度是有效的。

有用(0) 没用(0)



无觅相关文章插件,快速提升流量